竞彩2串1必中方法_利物浦大名单_历届欧冠冠军_乌迪内斯对国米 - 国米转会最新动态分析

 
按鈕文本
中國經濟增長:被低估還是高估?
來源: | 作者:goldportcap | 發布時間: 2016-12-30 | 1144 次瀏覽 | 分享到:
 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GDP一季度同比增長7%,市場上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此數據有水分,最重要的一個理由是中國的發電量同期基本沒有增長,而根據過去十多年的數據,兩者的相關性很強,幾乎是同步的。

  是否有水分,外人無從得知,不可憑空置喙。從方法論上說,統計局所得數據應該是低估真實的增長情況,而不是高估。這是因為,在上一周期高速增長的行業,如采礦、冶煉、重化工業等,由于產能過剩在過去幾年處于不增長或萎縮狀態,這些行業產值高,在制造業中占據的份額大。如果上一個經濟周期中,統計方法能較真實地反映經濟增長狀況,在采樣的選擇與權重的分配上,以上這些行業所占的比重必須較大。

  過去幾年增長較快的是第三產業,服務業公司規模小,數量多,許多公司是過去一兩年新成立的,在上一個周期根本不存在,即許多服務業公司的產值是從零到正數,增長速度是極高的,因此,如果完全沿用過去的統計方法,必定會低估真實的經濟增長情況。

  當然,我們相信統計部門不會無視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變化,不對統計方法進行調整。但是從方法論上看,調整也必定是滯后的。這是因為,采樣與權重的調整是需要依據上一期數據進行的,在較劇烈的結構性變化過程中,歷史數據往往不能較好反映現實狀況。

  就GDP統計的生產法與支出法而言,生產法較適合反映制造業或投資的真實狀況,而支出法或能更真實體現服務業或消費對GDP貢獻占主導的經濟體。在服務快速發展,即將超越制造業的時期,以生產法估計GDP增長,會出現系統性的低估而不是高估。

  在結構性轉型過程中,不僅僅是統計數據的不真實,易于誤導決策,決策體系本身可能也會產生偏差。

  一個合理的決策體系應該充分反映影響經濟的眾多因素,對經濟影響大的,得到的權重就高,反之則小。但在結構性轉型過程中,決策的影響力變化通常也是滯后的。因為,上一個周期中,對決策影響最大的,通常是經濟中份量最大的,對經濟發展貢獻最重要的。但由于政治構架所制約,對決策的影響力在結構轉型的初期并不會隨著其對經濟貢獻的減弱而減少。同樣,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日益增加的新生群體,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往往并不能同步提升。

  因此,在這個階段,社會各階層的決策、話語,易于傾向保護落后的力量,對新生力量則注意不足,這是中國經濟管理者和觀察者都需要注意的。


注:紫金港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