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減息還是加薪?
來源:
|
作者:goldportcap
|
發布時間: 2016-12-30
|
1119 次瀏覽
|
分享到:
2015年1月份的CPI降到了0.8%,PPI為負的4.3%,兩者都低于預期。即使以CPI來考察,中國也面臨通貨緊縮的壓力。經濟學家們要求人民銀行減息的呼聲再起,基本的理由是物價下降,真實利率上升,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更應該通過減息來刺激增長,避免通縮。
2015年1月份的CPI降到了0.8%,PPI為負的4.3%,兩者都低于預期。即使以CPI來考察,中國也面臨通貨緊縮的壓力。經濟學家們要求人民銀行減息的呼聲再起,基本的理由是物價下降,真實利率上升,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更應該通過減息來刺激增長,避免通縮。
減息真能解決通縮,促進經濟增長嗎?一個企業會因為資金成本下降而增加投資,還是會因為投資的收益增加而投資?兩者都有影響,但顯然后者才是企業投資決策的關鍵性因素。因此,減息對經濟走出周期性低谷有作用。在周期性低部,經過若干年的調整后,供給相對不足,需求開始緩慢回升,低廉的資金成本對促進企業的投資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
如果經濟是由于結構性因素而減緩,減息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就極為有限。
今日,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失衡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總供給遠遠大于總需求;二是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特別是低端的資金密集型行業。這種結構性失衡的深層,實質上是中國經濟舊的增長動力己衰竭,新的增長動力正在興起。
對這兩個失衡來說,減息都無助于問題的解決。不僅無助于問題解決,僅僅依靠減息可能會導致經濟陷入通縮---增長減緩---通縮的惡性循環。
企業生產與經營的成本有三部分,一是原材料成本,二是人工成本,三是財務成本。顯然,今天中國經濟面臨的通縮壓力來源于原材料價格的下跌,而原材料價格下降是由于全球產能過剩所致,決非中國降息就可以解決。
同樣,在產能過剩問題還沒有解決之下,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是增加了經濟中的通縮壓力,還是減少了通縮壓力?
這正是日本經濟“失去二十年”的癥結所在,由于不能增加經濟中的需求面,只是依靠不斷降低的財務成本,這就讓企業可以持續地降低銷售價格,導致經濟面中持續的價格通縮。由于通縮,員工不能提高工資收入,經濟中的需求面不能改善,經濟不能增長,市場利率就再次下降。因此,安倍上臺以來的政策目標就是2%的通脹。
二十年通縮,二十經濟低增長,二十年利率下降。十年期國債利率從當初的8%,直降到現在的0.4%,經濟如故,經濟結構如故,經濟活力卻盡失。
可見,在中國經濟目前階段,無論是出于增長的需要,還是出于結構調整,抑或增長動力轉型角度看,都應該增加經濟中的需求,才可避免重蹈日本經濟之覆轍。
增加需求,解決產能過剩,激發新的增長動力,是中國目前經濟政策的中心。
要增加需求,就要增加家庭收入,而且要增加那些收入的邊界消費傾向高的階層的收入,即中低收入階層。
解決產能過剩,當然可以由政府對低端的、效率不高的企業強行關閉。但是這些企業卻可能僵而不死,一旦市場有所回暖,重新加入行業競爭,行業又重新出現產能過剩。因此,對于強行關閉的企業,這些產能只是蟄伏,并非退出市場。要讓他們永久退出市場,就必須讓他們的生產效率與市場內的企業拉開距離。分別高效率企業與低效率企業的核心要素就是勞動力成本,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的動力就是增加勞動力成本。
勞動力成本提高,企業才會用機器替代人,用技術替代勞動。換言之,勞動成本的提高,是企業勞動效率提高的非常重要的市場力量。
中國經濟增長要從資金推動,變成知識與勞動推動,同樣也需要勞動力成本的上升。
因此,改變經濟現狀的政策著力點在于提高勞動力收入。
然而,這個政策的困境在于,當企業盈利狀況不佳時,如何還有能力給員工加薪呢?
中國經濟增速至今仍然達到7%左右,遠遠高于美國的經濟增速2.5%左右。那為何中國企業的盈利狀況卻遠不及美國的企業呢?原因在于企業過于同質,產能過剩,競爭激烈,在原材料成本下降下產品不斷降價。
就個別企業而言,好像員工加薪會增加其經營壓力,但是如果某一行業的所有企業都面臨同樣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狀況是相同的,不會因為員工薪酬上升競爭加劇。換言之,企業盈利不好是因為降價,如果全行業的員工都加薪,各自的產品的降價幅度就可以縮小。這樣,總體而言,企業的盈利不會因為加薪而惡化,卻反而可以因此減緩甚至解決通縮的壓力。
加薪,而不是減息,是中國經濟擺脫困境與轉型的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