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流動性陷阱:長痛還是短痛?
來源:南方都市報
|
作者:goldportcap
|
發布時間: 2016-08-05
|
1175 次瀏覽
|
分享到:
最近世行內部人士證實,執教紐約大學的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羅默,很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接替考希克·巴蘇,出任世行首席經濟學家。
這位新經濟增長理論———內生增長(知識和創新可以刺激經濟增長)的代表人物,若出任世行首席經濟學家,或將預示世行理念正在發生調整,凱恩斯學派對世行的影響可能也會出現某種程度的下降。
最近世行內部人士證實,執教紐約大學的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羅默,很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接替考希克·巴蘇,出任世行首席經濟學家。
這位新經濟增長理論———內生增長(知識和創新可以刺激經濟增長)的代表人物,若出任世行首席經濟學家,或將預示世行理念正在發生調整,凱恩斯學派對世行的影響可能也會出現某種程度的下降。
金融危機以來,除美國經濟持續復蘇外,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至今并未明顯好轉,其中日本和歐央行的貨幣政策仍然處于零利率、負利率的非正常狀態,聯儲也在去年末加了一次息后,繼續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歷史最低利率水平附近。總體而言,流動性陷阱如同巨大的黑洞,吞噬著央行的資金供給增量。
中國似乎也不例外,最近中國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公開表示,國內企業和個人也正在陷入流動性陷阱之中,即央行發出去的貨幣,要么成為企業的活期存款,形成了企業的流動性陷阱,要么被個人投資到了房地產,形成了個人某種意義上的流動性陷阱。
在IM F還在呼吁各國加大凱恩斯式刺激之際,世行若能任命一位內生增長理論的經濟學家,無疑放出明顯的轉變信號。
通常的理解是,流動性陷阱描述的這樣一種情況,就是邊際貨幣供應量的增加,無法使市場利率再下降,也就又無法刺激投資的再增加,或者流動性增加并不能明顯降低信貸門檻,使企業更容易獲得貸款。前者往往發生在市場化的利率已經處于極低的水平上,利率對貨幣供應量變化的彈性近乎為零,而后者則是往往發生在市場存在分割和信貸歧視的情況下,大量已經在經濟增長、就業發揮重要作用的中小企業拿不到貸款。
當然,從供給角度看,流動性陷阱隱含的另一個問題可能是,經濟的內生性增長動力或者說全要素生產率(T FP),處于青黃不接的枯竭狀況。因為不論是寬松的貨幣政策,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都是外生性的短期、中期的刺激,本質上是需求端的支出結構調整和轉移政策,或者更通俗地說就是特殊的轉移支付政策,這既可能帶有需求刺激的誘導性,導致未來需求的提前釋放,又可能是通過支出結構轉移,向有能力、但無法形成有效資本的部門,提供類似于保證信用保險的政策支持,這種調整對需求的影響在短期看必然帶著此消彼長的特征,在長期看未必是有效的。
當前國內M 1與M 2日益擴大的剪刀差以及與中國近年來愈演愈烈的“資產荒”,可能反映出兩點情況:一是雖然央行增加流動性供給具有對原有購買力非均衡稀釋效應,但這部分貨幣卻不能夠推動資本尤其是投入實體經濟資本的有效形成,進而無法對沖貨幣超發的負效應,就國內企業而言流動性陷阱只是表征;在“資產荒”下,自身沒有合適的項目投資,又對其他投資項目缺乏信心,加之存量負債的債務緊縮抬高了整體市場的避險偏好,使大量的新發資金變成了企業的活期存款;二是在內生增長面臨青黃不接的情況下,土地供給限制、勞動力紅利的衰竭以及全生產要素效力的弱化,已經使現有生產體系對流動性的吸附能力大大降低,單純通過財金政策的支出轉移支付,也不能推動有效的資本形成。
如何破局流動性陷阱?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世行或將聘任內生增長理論的羅默為首席經濟學家等,開出的藥方是有道理的、合宜的,但若風險緩釋的策略放在新一輪財政刺激政策上面,則很可能將是新瓶裝舊酒,流動性陷阱實際上就是需求端支出轉移和調整政策的失靈。
我們認為,有效的風險緩釋策略是,中央政府通過債務置換加杠桿,同時下決心推動資產去泡沫,房產去泡沫是陣痛,是為供給側改革創造條件,否則在資產價格未回歸、杠桿未去、過剩產能未出清的情況下冀求結構性改革,實質上是緣木求魚,很難實現供給側改革困局的破冰。當然,去資產價格泡沫必然帶來陣痛,但這是長痛與短痛的問題,而且國內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青黃不接,人民幣貶值也將是內生性訴求,硬扛著人民幣匯率和資產價格的泡沫,要破局流動性陷阱,不是不為也,而是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