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1日,紫金港資本董事長陳軍博士應邀出席第16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并接受了經濟觀察報專訪,就如何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方面尋求投資機會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談及投資變化,陳瑋表示,以前投資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而現在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當下創投機構投資需要站在產業鏈的高度來做投資和服務,站在國家整個產業鏈發展的角度來做投資和服務。
作者:蔡越坤
封圖:圖蟲創意
募資難、馬太效應、投資內卷、上市破發......這些關鍵詞2022年上半年在創投領域被屢屢提及。“創投行業目前處于比較困難的時期,我感覺這二十幾年,現在可能是最困難的時候。”8月10日,聯創資本合伙人兼總裁韓宇澤在由投中信息和投中網主辦的“第16屆中國投資年會”上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對于行業募資情況,他表示,整個行業依然處在募資難的時候,甚至是募資最艱難的時候。很多機構甚至最近兩三年沒有募到一分錢。可能頭部的一些機構或者在細分領域做得很好的機構能拿到一部分錢。
同時,東方富海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陳瑋也表示,“現在創投機構投資變得越來越難了,因為錢越來越難募,項目卻越來越多,因此要去偽存真,找到真正的好項目。“
在募資難的背后,在受訪的多位創投人士看來,整個創投行業受宏觀環境情緒、二級市場IPO常態化破發及中概股暴跌、A股大幅調整等多因素共振影響。
該如何破局尋找新的投資方向,成為創投機構重點關注的話題。
分化嚴重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1年創投市場募資創新高,超2.2萬億,募投總額均打破歷史記錄。但是2022年上半年以來,整個創投市場募資僅7724.55億元,同比下降10.3%;新募基金2701只,同比下降7.2%。
究其原因,韓宇澤接受采訪時表示,資管新規以來,私募股權的募資除了個別上漲,大部分年份呈下降趨勢。中國私募股權發展最好的時候,就是在資管新規政策出臺之前,商業銀行是私募股權最大出資人。資管新規以后,商業銀行的出資幾乎沒有了。“盡管這幾年已經批了好多家理財子公司,給市場有過很好的期盼,但是理財子公司截至2022年2月,共有11家理財子公司作為LP參與了私募股權基金,共計投資32支基金,累計投資金額僅142.69億元。”韓宇澤稱。
在募資難的背后,陳瑋表示,整個創投行業受宏觀環境情緒影響比較大,主要受疫情反復、俄烏沖突以及中美之危三浪疊加的影響。因此,創投市場的募資量和投資量總體來說都出現大幅度下滑,和美國相比下滑得更加厲害,募資也變得越來越難。
與此同時,陳瑋也提到,資管新規以后部分銀行通往股權投資,尤其通往PE的投資渠道受到限制,很多基金募不到錢,大部分基金募資也越來越少。
陳瑋直言,這一輪募資困境導致大多數GP(基金管理人)將面臨生存問題。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近6成基金募集規模小于1億元,超9成的基金募集規模小于10億元,募集超過50億元的人民幣基金只有24只。
募資難的同時,創投機構分化卻愈演愈烈。
陳瑋表示,當下GP管理機構非常多,分化越來越嚴重,頭部機構會拿到越來越多的錢、投到越來越多的項目。從數據上看,市場遵循二八定律甚至一九定律。好的GP越來越容易募到資金,越來越容易募到大資金,小GP、沒有經過行業周期洗禮的新GP,拿到錢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陳瑋稱,現在創投行業正在進行洗牌,每一次的危機都是壓力測試,但這種壓力測試也同時是一個好企業、好GP做大做強的機會。
投資內卷
投資內卷化、IPO破發常態化也成為創投機構面臨的壓力。
“我們每天都接到商業計劃書,滿大街都是要錢的項目,創業者特別多,BP(Businessplan,商業計劃書)滿天飛。一個月要看300多個項目,每天眼花繚亂。”陳瑋透露。
陳瑋表示,近五年,整個中國的創業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比如創業者中,科學家、名校出身的創業者越來越多,從世界五百強出身的創業者也越來越多,這些人的入場進一步促進創業成功率升高。尤其是科創板催生的知識變現、科技變現,因此越來越的優秀人才選擇創業。
而硬幣的另一面是好項目越來越貴。
陳瑋稱,一旦好項目被看上,就貴的要命。還沒掙錢沒收入,估值可能就達到了20億、30億。熱門賽道如新能源汽車、半導體、人工智能等估值普遍上漲50%以上,PE/VC的單筆投資額均值也水漲船高。市場上的項目很多,機構也多,行業內卷嚴重,所以當下,選擇性價比和投資時點顯得格外重要。”
同時,上半年IPO不斷破發也給創投機構帶來很大的挑戰。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2022年上半年受宏觀環境影響,上半年新股上市表現波動比較大,3月和4月的首日破發率一度走高,分別為39%和46%,引發市場關注。但隨著二季度國內經濟逐漸回暖和市場化定價機制日趨成熟,破發現象在5月和6月有明顯改善,分別為5%和8%。
陳瑋表示,當下企業IPO破發成為新常態。2022年上市破發企業占比達57%。原來創投領域只要投資標的IPO就賺錢,平均回報率有10倍之多,甚至二三十倍也不不奇怪。而目前,掙10倍已經變成大家追求的目標了。
韓宇澤也表示,科創板破發意味著市場正在消化高估值的風險,很多投資機構實際對風險把控是有問題的。市場以前存在很高市盈率的上市企業仍然有投資者去追高投入,而且“擊鼓傳花”到下一個接棒人手里,但不可持續。
陳瑋認為,IPO的破發意味著創投行業的成熟度越來越高,不是說隨便上市就能賺錢的,一定要有好項目、賺錢的項目才有機會。“不僅是科創板的破發,2022年上半年創投機構還面臨了中概股暴跌、港股創新低、A股也在大幅度調整。二級市場一定會傳導到一級市場,這也是今年投資大幅度下降,很多人要停止投資的原因之一。投資有一條邏輯,投的便宜就是最大的風險防范,高估值追進去,那么二級市場出現的風險得自己承擔。”韓宇澤稱。
行業洗牌
“在募資和退出困境下,會使一部分機構離開這個市場,也有一些機構就躺平了。行業洗牌是一個必然。”韓宇澤這樣看待創投機構面臨的困境。
根據投中研究院數據,2022年上半年,硬科技、高端制造、醫藥領域尤為火熱。2022上半年中國VC/PE市場熱門行業仍然主要聚集于及信息化、制造業、醫療健康等,細分領域下不難發現“硬科技”“生物醫藥”以及“碳中和”所直接影響的能源行業和間接關聯的高端制造在VC/PE投資市場受關注度高速提升,多家頭部機構紛紛布局。
此外,數據顯示,頭部機構在熱門賽道中表現尤為活躍。2022上半年,在熱門賽道細分投資領域,共計1645家投資主體參與半導體芯片、生物醫藥、高端制造等熱門賽道融資,其中Top250的機構有229家參與,14%的頭部機構在熱門領域中出手次數均在三成及以上。
在此背景下,記者注意到,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公示名單成為不少創投機構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
8月11日,紫金港資本董事長陳軍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本身是制造業大國,很多“專精特新”企業以制造、發明創造為主,“專精特新”名單提供一些代表中國有潛在重大空間,且尚未攻克的方向的企業,因此對創投機構而言在方向上或者一些細分領域尋找很好的未來行業龍頭,投“專精特新”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
此外,對于今年投資環境及投資方向的建議,陳軍也表示,今年投融資環境比以前嚴峻,因為今年疫情到第三年,創業者在精神上到了一個臨界點,客觀環境下民營創業確實遇到不小困難,此時我們希望繼續支持一些好項目拿到第一筆融資,繼續做好投后賦能。
陳軍透露,今年也在繼續準備設立一些方向不錯的基金,保證未來幾年有資金加注前期投的一些好項目,或者繼續找到一些好的項目。保證企業不能“掛”掉。
關于投資細分領域,陳軍認為,對比半導體投資,生物醫藥行業是相對開放的,基于大健康的概念非常看好生物醫療,將在這個賽道繼續下重注;其次,謹慎對待在過去幾年一些過熱的賽道,比如芯片設計;比較看好裝備和材料,包括新能源,智能制造,儲能等領域。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很多新的投資領域都會圍繞這些展開,對創投機構而言,未來不光是三年,未來十年以上整個能源和‘碳中和’領域都有很多機會。”陳軍向記者表示。
對于創投領域投資,陳瑋建議,一是投國家需要、市場需要和老百姓需要。其次,要投早、投小、投創新,要想性價比好就要早投資,創新才是未來;第三對于創投機構而言,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定要“以人為本:創新+成長”。
談及投資變化,陳瑋表示,以前投資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而現在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當下創投機構投資需要站在產業鏈的高度來做投資和服務,站在國家整個產業鏈發展的角度來做投資和服務。